新三樣”領跑,四川外貿再升級
2023-07-25 09:19:12 來自:四川新聞網 編輯:王云
上半年,四川外貿進出口總額 4629.0 億元,外貿出口額3000.5億元同比增長5.4%,外貿“新三樣”持續釋放新動能,電動載人汽車、太陽能電池、鋰離子蓄電池等產品出口83.5億元,同比增長72.4%,凈增加35.1億元。
【企業故事】
7月21日,宜賓凱翼汽車有限公司的生產線一片忙碌,一批即將出口烏茲別克斯坦的新能源汽車正在組裝。就在一周前,凱翼汽車向烏茲別克斯坦出口500臺新能源汽車。凱翼汽車相關負責人介紹,公司今年搶抓國際新能源汽車市場,預計年底出口訂單可能突破1億元。
不僅僅是凱翼汽車,記者采訪了幾家企業,感受四川外貿火熱的升級態勢。
看市場
新能源汽車出口增長勢頭強勁,后續還會持續擴大
7月以來,成都正業佶祥平行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友富已接待好幾批中東汽車經銷商,都是主動找上門、誠意十足。陳友富介紹,上半年公司新能源汽車出口量超500臺,同比增速達60%以上,且新能源汽車出口量首次超越燃油車出口量,下半年出口形勢更明朗,甚至有超千臺的訂單。“我們在迪拜的合作伙伴,從過去的汽車出口變為汽車進口,關鍵轉折點就是新能源汽車的興起。”陳友富預估,后續新能源汽車出口業務會持續擴大,或將開啟倍增模式。
不僅是外貿企業汽車業務迅速擴展,整車制造企業也加速向新能源汽車市場進軍。
“上半年四川造混動汽車出口數超5000臺,市場直接瞄準日本、澳大利亞及歐洲等發達地區,且汽車單價在3萬美元左右。”在神龍汽車貿易高級專家劉萬鵬看來,中國新能源汽車在海外具有強勁的競爭力,是基于中國電動汽車完整的配套產業鏈,以及完備、可靠的零部件供應鏈。劉萬鵬表示,隨著新能源汽車出口“量價齊升”,今后中高端的新能源汽車出口占比將持續增加。
新能源汽車出口增長勢頭強勁,其動力電池重要原材料碳酸鋰出口自然也是水漲船高。四川作為全國最早布局鋰離子電池材料產業的省份之一,上半年,鋰礦石、氫氧化鋰等鋰電上游材料進出口372.3億元,同比增長161%,凈增加229.6億元,其中,鋰礦石進口額、碳酸鋰出口額均列全國第一。
探緣由
技術迭代升級,企業持續提升核心競爭力
在四川永祥股份有限公司多晶硅生產廠區,各式自動化設備高速運轉,生產線滿負荷運行,源源不斷產出高純晶硅。這是通威太陽能電池的主要原料。
作為行業龍頭企業,通威是如何做到太陽能電池連續6年位居全球出貨量第一?通威給出答案——提高研發水平,做好技術創新,提升核心競爭力。
以永祥股份為例。2010年后,國內光伏產業艱難發展。“永祥咬牙堅持,不斷實施技術變革,第四代技術工藝在2015年取得突破,成功讓硅料生產成本大幅降低。”永祥股份總經理助理代長宏介紹,“目前已經進行第八代技術工藝工程建設。”
每噸高純晶硅的生產成本從20萬元降到7萬元以下,隨著第八代工藝生產線投入使用,每噸生產成本可能降低到4萬元以內。對比國際上其他地區高純晶硅每噸10萬元左右的生產成本,通威太陽能電池的成本優勢明顯。
做好減法的同時,也要做好加法。10年間,通威太陽能電池光電轉化率從18%提升至25.7%。“根據估算,光電轉化率每提升1個百分點,光伏電站的生產成本降低5%。”代長宏表示,成本降低必然促使終端需求增長。今年上半年,通威太陽能電池出口訂單總金額達33億元。
國內頭部的鋰電新能源核心材料供應商天齊鋰業也是通過技術研發創新提升核心競爭力,持續鞏固鋰電材料出口業務世界領先地位。
“公司電池級碳酸鋰生產,采用自主研發的特殊工藝控制指標和方法,產品雜質含量更低且質量一致性更高。”企業相關技術人員表示,不僅如此,該技術還可直接利用鋰輝石生產,不需要其他繁瑣的轉化工序,鋰的提取效能更高,生產成本較低。
伍德麥肯茲數據顯示,天齊鋰業射洪碳酸鋰生產基地,是鋰礦端生產碳酸鋰成本最低的工廠,遠低于行業平均生產成本。
【數據解讀】
未來3年“新三樣”出口還有增長空間
相關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新三樣”拉動我國出口整體增長1.8個百分點。上半年,四川的“新三樣”產品進出口數據也同樣亮眼。商務部研究院學位委員會委員白明表示,“新三樣”的亮眼表現延續去年領跑態勢,其較快的增長體現我國出口質的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新三樣”風靡全球的背后,離不開我國相關產品綜合實力不斷提升。隨著外貿出口結構不斷優化,出口產業鏈延長,出口產品的附加值增加,未來3年,增強規模、提升品質,“新三樣”出口還有增長空間。
就四川來說,得益于新興產業加快布局,“新三樣”產品出口持續增長,折射出四川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不斷提速。“新能源賽道火熱,成為四川外貿提質升級的生動注腳。”西南財經大學西財智庫主任湯繼強認為,相關產業已在全球市場占有一席之地,四川高端制造和服務業正成為四川外貿的新支撐點。